4月22日晚,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华树教授应邀为外语学院师生开展线上学术讲座,主题为“GenAI时代大模型技术发展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学院共有13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由外语学院副院长唐丽君教授主持。


王华树教授从德雷福斯模型出发,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了使用AI从新手到专家的区别,进而介绍人工智能发展概况和GenAI的发展趋势。他指出,GenAI技术的推陈出新和技术改革对翻译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翻译工作由传统模式转向人机共译。王华树教授通过线上演示,GenAI技术在不同语言模型中使用不同的指令得出不同的翻译结果,进一步阐释,清晰明确的指示词对提升翻译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人工智能发展有三大方向,即“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译者身份,译者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化者,更多的是信息内容把控者和项目管理者、决策者,对翻译人员会有更高的要求。他还指出,AI工具为翻译工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引发诸多挑战和风险,翻译人员应居安思危,从教者需要从多角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中引入对AI 工具的介绍和培训;学习者要扎实理论基础,打牢自身能力,了解AI、利用AI提升翻译实力。最后,王华树教授与线上师生亲切交流,悉心解答在AI时代下的翻译应用实践与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在翻译能力提升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本次学术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GenAI时代翻译技术发展的机会,拓宽了对人与AI工具融合发展的认识,也为未来翻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探索的路径和方向。
(图|文:郎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