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不仅是自然界季节转换的重要标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传统。霜,意味着地面开始出现白霜,是气温骤降、寒气逼人的象征。“霜降”之名,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一时节的气象特征,同时也预示着冬季的脚步日益临近。为了传承这一节气的文化意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语学院团委于10月25日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之霜降。
![](/__local/6/5D/18/1A6CB05EC85CA962C0401343EA4_9909F86C_D4B37.png)
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图文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霜降的起源、气候特点、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对“霜降三候”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自然界的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活动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互动环节,如“霜降习俗知识问答”等,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传统节气的文化内涵。
![](/__local/F/A9/1E/CCB16F79456885C9D90E6013BA3_F825B626_64909.jpeg)
霜降时节,民间有吃柿子的习俗,寓意“事事如意”,承载着人们对这个节气的独特情怀。活动现场,还特意准备了新鲜的柿子供同学们品尝,让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__local/F/39/0D/933FBA9DFBE9A84F28D4DF1CCD2_117CBECD_41D60.jpeg)
![](/__local/3/4A/70/1EBEDB1EE99EFD04BCCD912D4A5_1A41A389_4CC0E.jpeg)
![](/__local/B/97/04/41D5844591382785DB98B44D0D5_800972F4_4F96D.jpeg)
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包饺子的活动,在楼管郑叔的指导帮助下,同学们分工合作,随着擀面杖的滚动和筷子搅拌肉馅的动作,一个个可爱的饺子整齐排列开来。
![](/__local/3/47/99/E0E3D94AF0756BDCF6E411F24EE_CE354B8A_618B7.jpeg)
![](/__local/F/81/0F/09F39C4E9A131AA527A51A33FD6_6C45FA12_73502.jpeg)
![](/__local/0/A4/11/1178B3362F6A4A6E3BF2C7BB845_678A488F_6F61D.jpeg)
![](/__local/6/F7/3F/0A5A26D48B2082E769510613D53_EE8BC7EE_CE227.png)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作为其中的瑰宝,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霜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态度。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霜降节气的认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热爱自然、尊重传统的种子。外语学院“中国好时节”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带领同学们去领略节气的奥妙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图:李好 陈可儿文:陈可儿 刘玲)